热点信息 Focus
院系要闻

提升心理危机干预能力 构建“科技+人文”心理健康体系

作者: 时间:2025-05-16 17:58  浏览:

   

为加强人文艺术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5月13日,校心理健康中心袁斌主任在7栋316为学院全体辅导员开展一场“大学生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专题培训。通过系统化课程赋能辅导员队伍,着力构建多维度防护体系。

培训会上,袁斌主任以“预防为先,干预为要”为主线,结合高校心理危机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学生心理问题识别技巧。他提出辅导员通过情绪波动、社交退缩、学业骤降等预警指标建立动态监测档案,并现场讲解辅导员与学生“四六法则”谈话的技巧。针对家校沟通这一难点,袁斌特别强调“同理心表达”原则,通过角色扮演还原家长质疑、焦虑等典型场景,传授“事实陈述+专业建议+情感支持”沟通公式。同时袁斌主任提供的家校话术模板,对化解沟通僵局具有直接指导价值。

值得关注的是,人文艺术学院学工团队今年4月全员通过心理健康服务专项职业能力认证考试,掌握了心理评估、危机干预等专业技能,实现“持证干预”。学院党总支书记谭辉军在培训总结中透露,未来学院学工将重点推进四大举措:一是开展全覆盖心理摸排,建立“一生一策”动态数据库,对重点关注学生实施月度回访;二是利用AI赋能心理健康,探索构建辅导员AI智能体平台;三是利用学校企业微信的智慧平安校园平台通过学业数据、心理健康大数据等多维度建模,实现心理风险智能预警;四是学院定期开展典型案例复盘,持续优化危机响应流程。

谭书记特别指出,辅导员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的关键节点,

此次培训旨在通过校心理健康中心专家赋能,帮助一线工作者辅导员“增知识、强技能、减压力”,最终实现“以心育心、护航成长”的长效机制。通过制度化建设推动心理育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全力护航学生健康成长。学院坚持传统的人文关怀必须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既要守住‘面对面’沟通的温度,也要用好‘屏对屏’管理的精度。

未来学院学工将持续开展分层分类培训,不断增加学院辅导员队伍的心理健康辅导能力,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 文 谭辉军 刘振 图刘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