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号角奏响青春序曲,人文艺术学院的党员志愿者们率先扛起服务旗帜。学院以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为核心枢纽,将党员志愿活动与思政教育深度绑定,通过学生会联合文韵传承志愿服务队(党员为骨干力量),为新生提供补给、应急、陪伴全链条服务,让新生在大学第一课中感受组织温暖,更让党员的责任担当成为思政教育的鲜活注脚。
晨光映党徽:一站式前置服务,党员领跑保障“第一程”
清晨六点,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的灯光与党员志愿者的党徽交相辉映——党员带头提前调试酸梅汤,从甜度到温度反复试验,还主动收集新生反馈,在每日晚间复盘会上牵头优化配方,以“精益求精”的服务践行思政教育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清晨六点半,训练场上的党员志愿者同步到位:亮明党员身份协助教官点名,逐人确认新生安全;主动承担手机统一保管工作,耐心讲解“专注训练”的意义,用细致服务为新生排除干扰。从一站式的“物资筹备”到训练场的“细节守护”,党员志愿者以早出晚归的坚守,让党徽在服务一线闪耀。
烈日显担当:一站式联动响应,党员筑牢安全“防护网”
训练期间,党员志愿者牵头组建“应急服务小组”,轮班值守于训练场与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之间。一旦发现新生面色苍白、站立不稳,党员便第一时间上前搀扶,全程陪同就医,用“快速响应、全程负责”的行动,将思政教育中的“责任担当”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训练结束后,党员志愿者又带头留下清理垃圾、整理训练棚,随后返回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牵头召开工作例会,梳理当日问题、规划次日服务。从“台前应急”到“幕后复盘”,党员志愿者始终冲锋在前,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新生打造了身边可学、可感的思政榜样。
夜色传温情:从一站式到宿舍,党员织密归属“连心结”
夜色渐深,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的党员志愿者仍在忙碌——他们亲手打包“新生大礼包”,附上党员手写的温馨寄语,带着礼包逐间查寝。每到一间宿舍,党员都会主动分享大学生活经验,确认新生平安返回,用“面对面”的关怀消解新生的陌生感。“看到党徽,就觉得特别安心”,新生的反馈印证了一站式社区服务“暖人心、聚人心”的作用,也让思政教育中的“归属感培养”通过党员志愿活动落地生根。
查寝至深夜,党员志愿者的身影穿梭在宿舍楼间,用脚步丈量责任,以行动传递温暖,让新生在离家后的第一个集体生活中感受到“家”的温度,这正是党员志愿活动与思政教育“浸润式融合”的生动体现。
精神永传承:以党员志愿为桥,思政力量照亮成长“新征程”
党员志愿者的付出,新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少新生表示“要向党员学长学姐学习,未来也想加入党组织,传递这份温暖”——这是党员志愿活动带动思政教育“双向赋能”的显著成果。而党员志愿者始终坚守“新生有需,党员先上”的承诺,用爱与关怀为军训生活保驾护航。
以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为统筹,以党员志愿活动为载体,军训不仅是新生意志的磨砺场,更成为思政教育的实践课堂:党员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如绿荫遮烈日,似星光引前路。相信在党员精神与志愿精神的双重感召下,新生将以更坚强的意志、更深厚的友谊,书写精彩军训篇章,更在心中种下“向党组织靠拢”的种子。
文:黄曼
图:黄曼、易美均、祝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