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筑牢校园心理安全防线,我校人文艺术学院一站式社区以“心理建设常态化” 为核心,牵头策划并成功举办校园心理剧展演活动。作为社区 “暖心育人” 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活动以 “剧” 为媒、以 “心” 为桥,通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形式,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社区日常心理服务有机结合,既为学生搭建了表达自我的舞台,更让一站式社区成为守护青春心灵的 “温馨港湾”。
一站式社区自成立以来,便将“心理建设” 纳入日常服务重点:社区内设立 “心晴谈心角”,配备专兼职心理辅导员定期坐班;开通 “情绪树洞” 线上通道,及时回应学生心理困惑;常态化开展 “心理茶话会”“压力管理小课堂” 等活动,逐步构建起 “预防 - 疏导 - 干预” 的心理服务体系。而本次心理剧展演,正是社区在心理建设实践中的一次创新延伸 —— 旨在通过艺术化表达,让抽象的心理困惑变得可感可知,让 “助人自助” 的心理理念更贴近学生生活。
活动筹备阶段,一站式社区充分发挥“贴近学生、服务学生” 的优势:提前开展 “心理需求调研”,面向全院学生收集学业压力、亲子矛盾、同伴交往、网络成瘾等真实困惑,为剧目创作提供 “接地气” 的素材;组织心理辅导员与学生编剧一对一沟通,指导剧目在呈现困境的同时,融入科学的情绪调节、沟通技巧等心理知识;同时开放社区活动空间作为排练场地,协调志愿者提供道具支持,全程为活动保驾护航。
11月12日展演现场,来自不同班级的剧目紧扣学生生活实际,既有对“考前焦虑” 的细腻刻画,也有对 “亲子隔阂” 的温暖化解,更有对 “自我价值认同” 的积极探索。这些作品中,不少灵感源自一站式社区 “心理茶话会” 上学生的真实分享 —— 比如《屏幕内外》一剧,便聚焦网络成瘾对现实交往的影响,剧中主角在 “角色互换” 环节体会到父母的担忧,这一情节正是社区心理辅导员在沟通课上强调的 “共情技巧” 的生动演绎。舞台下,一站式社区还安排了 “心理支持志愿者”,为有情绪波动的学生提供即时陪伴,让整个活动既充满艺术感染力,又不失心理服务的温度。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展演,更是一站式社区心理建设成果的一次集中呈现。参与学生纷纷表示:“在社区谈心角倾诉过的烦恼,竟能变成舞台上的故事,还能帮到有相似困惑的同学,这种感觉很有意义。” 不少学生在活动后主动报名成为社区 “心理志愿者”,希望继续参与 “心晴谈心角”“心理剧片段分享” 等活动。而一站式社区也已制定后续计划:将优秀剧目片段制成 “心理微剧场” 视频,在社区公告栏、线上群推送;结合剧目中的典型问题,开展 “心理剧角色体验工作坊”,让更多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心理调适方法;同时优化社区心理服务流程,将 “心理剧反馈” 纳入学生心理需求分析,让服务更精准、更贴心。
心理剧虽已落幕,但一站式社区的心理建设从未停歇。作为校园心理服务的“前沿阵地”,社区将继续以学生需求为导向,把 “暖心育人” 融入每一项服务中 —— 无论是 “心晴谈心角” 的耐心倾听,还是 “心理活动” 的创新实践,都旨在为学生打造一个 “有温度、有支持、有力量” 的心理成长环境。未来,我校一站式社区将持续深化心理建设探索,让心理剧的 “向阳种子” 在社区沃土中扎根生长,照亮每一位学生的青春旅程,助力他们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成长挑战。
作者 徐盼盼 摄影 陈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