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戴文彬常昌健摄影:王育洲)7月14日,武汉文理学院"文韵传承"志愿服务队将新闻传播学的田野调查方法融入实践,通过前期走访发现:郧阳区谭家湾镇黄畈村的老人因行动不便、儿童因拍摄成本高,长期面临"证件照困境"。队员们运用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精准设计"最美证件照"公益项目,携带专业设备进驻桂花完全小学,以影像叙事弥补乡村公共服务短板。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热情地接待每一位前来拍照的村民。对于老人,志愿者们耐心地帮助他们整理衣着、梳理头发,还细致地询问他们的需求,力求拍出最符合他们心意的照片。面对活泼好动的小孩,志愿者们则化身“孩子王”,用亲切的话语和有趣的小游戏引导他们配合拍摄,捕捉到他们最天真烂漫的瞬间。共完成68人次204张精修照片。

活动既实现专业能力转化,又深化社会责任认知,人文艺术学院学生王育洲同学感慨:"按下快门的瞬间,我真正理解了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深意——技术冰冷的镜头也能传递有温度的社会关怀"。
当村民们拿到修好的照片时,脸上都洋溢着满意的笑容,纷纷向志愿者们表达感谢。一位老人激动地说:“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是第一次拍这么好看的证件照,真是太谢谢这些孩子们了!”

武汉文理学院“文韵传承” 志愿服务队的这次活动,不仅解决了当地村民拍摄证件照的实际困难,更用实际行动传递了温暖与关爱,拉近了高校与乡村之间的距离。正如带队教师谢老师所言:"这次实践是新闻传播学'走转改'精神的生动体现,青年学子正在用专业画笔描绘乡村振兴的共富画卷"。志愿者们表示,未来他们将继续开展更多类似的志愿服务活动,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