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专业认知,衔接课堂与一线,2025年11月5日,人文艺术学院2022级新闻传播系的同学们在传播学教研室主任毛蓉老师与网络与新媒体教研室主任刘珍珍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第一天充实而精彩的专业实习。师生们先后探访了行业翘楚广东精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后简称为精鹰传媒)与前沿技术高地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并在佛山祖庙进行了实地采风。
第一站:精鹰传媒——沉浸式解锁城市文旅IP制作与行业实战核心秘籍
上午,师生一行抵达广东精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受到了集团副总裁、精鹰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总经理谭志新与影视制作部总监胡俊杰的热情接待。
(全体师生与精鹰传媒老师合影)
步入公司大厅,胡俊杰总监首先结合陈列品,向师生们介绍了公司获得的荣誉、出版的影视制作教材,集团旗下的文创产品与精鹰酒业等衍生业态。

(精鹰传媒获得荣誉和出版的书籍)

(精鹰传媒影视作品周边文创产品)
踏上二楼,胡俊杰总监为师生们讲述了公司的发展脉络。精鹰传媒从早期四人作为“电视湘军”成员起家,为湖南卫视等国内外百余家电视台提供视觉包装,稳居电视包装全国三甲;到2016年战略转型,以“投资+制作”模式进军互联网影视,累计出品超300部网络电影与网络剧,诞生《大蛇》、《奇门遁甲》等多部分账票房破5000万的爆款作品,累计分账票房超25亿元……一段段辉煌历史让同学们对这家在佛山本土成长的行业巨头肃然起敬。
(精鹰传媒发展历程)

(精鹰传媒出品作品)
在公司的观影厅,师生们观看了精鹰传媒集团的公司宣传片和代表作集锦。成熟的视觉包装技巧、电影级的剪辑质感与震撼的视听效果,立刻牢牢抓住了所有同学的目光。厅内不时响起阵阵低呼,许多同学不由自主地拿出手机或相机,迅速记录下这些宝贵的影像资料,以备日后学习参考。
(同学们在观影厅中认真学习)
随后的座谈会将上午的行程推向高潮。谭志新总经理分享了他充满戏剧性的入行经历:“当时湖南台招人,我没想好去不去,就扔了枚硬币决定,结果硬币滚进了下水道。但我最后还是去了。这段经历让我悟出一个道理:人生的结果有时并非自己能决定,但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本身就是一种成功。”这番真诚而有趣的分享,瞬间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会场响起会心的笑声与掌声。
(谭志新副总裁分享中)
在轻松的开场后,谭志新总经理结合精鹰传媒《有功夫来佛山》《吾心安处是派潭》两大爆款城市文旅短剧案例,为同学们带来了极具实操性的干货分享。他详细拆解了“影视+文旅+IP”的融合创作逻辑,从如何挖掘佛山功夫、派潭山水等城市独特符号,到以微短剧为载体打造“园区即片场、达人即角色”的沉浸式体验,再到通过12集单元故事串联城市产业、文化与人文精神,让同学们清晰掌握了城市文旅IP从策划、剧本创作到落地传播的全流程要点。“讲故事的能力加审美技巧是应对未来市场竞争的核心能力”,谈及两部作品的成功秘籍,谭总反复和同学们强调。
(谭总分享《有功夫来佛山》爆款文旅短剧创作逻辑)
在自由提问环节,同学们抓住这难得的机会,踊跃发言。22网新1班的薛永琴同学提出了一个实践中常遇到的难题:“在日常拍摄中,如果采访对象临时反悔,但时间又非常紧迫,我们该如何应对?” 谭总结合自身经验,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被采访对象拒绝太常见了。这时,你可以尝试现场留存他的影像资料和同期录音,用字幕形式呈现其观点。如果人物出镜是必须的,那就要立即启动备选方案,思考现场有没有可以替代的采访人选。”
22传播2班的雷军娥同学则对创作团队的协作感到困惑:“如果编剧、导演、拍摄这三个岗位的主创人员意见不统一,比如导演在拍摄时对已确定的剧本提出了不同想法,导致冲突,该怎么办?” 谭总解释到“编剧的核心职能是构建一个好故事,导演的职责在于用视听手法呈现故事,二者的专业领域不同,本不应产生根本冲突。关键在于各司其职,相互尊重。如果出现冲突,往往是因为有人未能专注于自己的岗位职责。” 这番解答让在场同学,尤其是对未来职业方向尚在探索中的同学,对传媒行业的团队协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座谈活动尾声,双方围绕企业人才需求导向与未来合作路径展开深度交流,签订校企实习基地合作协议,为新传专业学生的后续实习实践工作明晰了方向、筑牢了保障。
(双方签订实习基地协议)
第二站: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触碰XR技术的前沿应用
上午11点,师生们转场至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在这里体验了传媒科技的震撼未来。
(全体师生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前合影留念)
进入一楼的XR演播厅,佛山新闻传媒中心视频中心后期(XR)负责人吴奕飞老师为师生们介绍了XR(扩展现实)技术在影视节目中的应用。为了让同学们有更直观的理解,吴老师以佛山传统的龙舟赛直播为例进行了演示:“我们为龙舟赛定制了专属的XR场景。在现实中,活动当天现场往往人山人海,很难在现场架设机位完成直播的调度,我们可以在虚拟演播室中完美呈现主持人和整个赛事氛围。同时,户外直播最担心的天气因素,在XR技术面前也迎刃而解。” 屏幕上虚实难辨的精美画面,让同学们发出了阵阵惊叹。
(同学们围在显示器前观看龙舟赛的XR视频)
在吴老师的邀请下,同学们跃跃欲试,排着队踊跃上台体验。她们站在台上,看着屏幕中的自己瞬间“出现”在虚拟的龙舟赛场景、足球比拼解说、现代高楼等各类环境中时,感到无比新奇和兴奋,纷纷举起手臂与虚拟场景互动,并请同伴用手机记录下这“穿越”的一刻。现场气氛热烈,欢声笑语不断。
(同学们在XR技术制作的虚拟背景前拍照留念)
(同学们体验摇臂操作)
有同学追问:“单纯使用XR技术和先实景拍摄再建模相比,哪个成本更低呢?” 吴老师坦诚地回答:“取决于想达到的效果,如果实拍方便,成本不高,那么实拍再建模效率更高,更逼真。但XR技术的价值在于它能创造实拍无法实现的画面。比如在无法清场的著名景点,或者我们根本无法抵达的危险地带,XR技术就能创造出理想且纯净的画面。”
(全体师生在XR技术制作的虚拟背景前合影)
随后,吴老师带领学生们来到四楼豪麦纪录片工作室,在这里同学们看到了一个静谧而高效的工作空间。整个区域划分清晰:右侧是整齐的办公格,向里是剪辑和阅片室,左侧则是阳光房会议区,向外是空中花园,能让人看到满眼的绿色,走出远眺,还可以望见佛山地标的城市风光。
(阳光房会议区)
进入这里,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放轻了脚步。有人好奇地观察工位,有人会议区旁的荣誉墙所吸引。此刻,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传媒行业的真实图景悄然连接,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了一份严谨、专注的职业氛围。
第三站:佛山祖庙——实地采风锤炼专业技能
当日行程的最后一站,同学们走进岭南文化地标——佛山祖庙,以赛事标准开展红色主题拍摄实践。佛山祖庙博物馆作为集古建、文物与民俗文化于一体的国家级博物馆,底蕴深厚:核心是始建于北宋的祖庙古建筑群与清末孔庙,黄飞鸿纪念馆、叶问堂等武术宗师纪念地更添风骨,馆内常年上演的“孔庙学童开笔礼”“黄飞鸿醒狮与武术表演”“粤剧表演”,让静态文化焕发鲜活生机。
(祖庙大门)
踏入园区,精彩的武术醒狮表演恰好开场。同学们即刻切换至实践状态,迅速分散到表演场地四周:有人蹲下捕捉低角度的力量瞬间,有人登上侧面台阶定格全景气势,还有人穿梭于观众席边缘寻觅独特视角,全神贯注记录着每一个腾挪跳跃的精彩画面。表演落幕,同学们并未急于离去,而是主动出击寻找采访对象,不放过任何一次锻炼沟通能力的机会。
随后,同学们走进黄飞鸿纪念馆,馆内陈列的武术器械、历史图片、影视资料等生动再现了黄飞鸿“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生平事迹。面对展陈中他抵御外侮、弘扬中华武术的故事,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武术精神中“自强不息、爱国爱民”的内核——这正是红色精神在民间的鲜活传承。大家一边聆听讲解,一边用镜头聚焦展品细节与馆内陈设,将这份家国情怀与奋进力量融入影像创作。
(同学们在黄飞鸿纪念馆内创作)
最后,在古建区精美的砖雕、木雕前,同学们驻足宁静庭院,细细琢磨构图与光影,用镜头定格了岭南建筑的匠心细节。
(同学们在祖庙内采风)
此次主题实践,同学们以镜头为笔、以采访为声,不仅扎实提升了影像叙事与沟通采访的专业技能,更在岭南文化的深厚滋养中,深化了对文化自信、爱国情怀与时代担当等红色精神的理解。
从精鹰传媒的行业积淀与成功之道,到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的尖端技术与未来视野,再到祖庙的实地拍摄与专业锤炼,同学们既站在了智能传媒技术发展的潮头,又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为未来成为适应时代需求的传媒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杨平、毛蓉老师、刘珍珍老师
图:袁佳佳、李丽娜、杨平、张雅琨
视频剪辑:何天宇、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