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信息 Focus
教学实践

教学改革效果显著 | 人文艺术学院毕业设计再创佳绩

作者: 时间:2022-06-08 13:47  浏览:

   


每每谈起做毕业设计的那段时光,于童洋和段灵玲都心潮澎湃,“无论是迁徙还是守望,都浓缩了我们对坚守精神的敬佩和向往,这段旅程,我们两个团队都学到了许多。”

2022年,于童洋团队和段灵玲团队制作的微视频作品《迁徙》和《守望•八步沙》从武汉文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的毕业设计中脱颖而出,其作品也得到了社会各层面的广泛关注。


   
进度条,百分之2                
 

微视频作品《迁徙》


   
 
微视频作品《守望•八步沙》  

图片      


“初心指引着我定下选题”


据《守望•八步沙》团队主创段灵玲介绍,她定下这个选题是在大三下半学期,对奉献精神的向往将她引向了这条道路,“我们小组整天泡在网上查找资料,最后定下这个选题,初心就是想通过记录三代人的治沙生活,展现治沙人给荒漠添绿的艰辛与不易,弘扬八步沙治沙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精神。”


于童洋说,“因为从小生活在内蒙,常常听说鄂温克族,但却一直不是很了解,报选题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个民族,经过一段时间的影像和文献资料的收集后,我们发现鄂温克族是我国最后一个驯鹿民族,人口不到三百人,半个世纪以来,这个民族及其传统文化一直在以惊人的速度消逝,沿着祖先世代迁徙的道路上,新老两代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传承并创新仅存的驯鹿文化。在激烈的文化嬗变下,我觉得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将当下的鄂温克现状记录下来,于是就有了这次毕设之旅。”

图片      


“方法总比困难多”


面对这样宏大的选题,第一次操刀纪录片的段灵玲团队和于童洋团队,在创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巨大的挑战


提起困难,段灵玲深有感触:“在前期沟通过程中,我们的拍摄对象第三代治沙人郭玺不太配合,导致拍摄推进困难,再加上疫情形势严峻,常常被迫修改拍摄计划。”

 

undefined

段灵玲团队在八步沙拍摄


“万事开头难,虽然定下了拍摄选题,但是我们开始不知道怎么做。拍谁?怎么拍?我们都很迷茫。回想起这些,常常觉得把这个选题做下来挺不容易的。”于童洋也感慨万千。


方法总比困难多,为了了解鄂温克族的生活状态,于童洋团队一放暑假就一头扎进了大兴安岭的密林深处,前后花费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进行实地调研。为了展现其最真实的生活状态,更是克服蚊虫暑热带来的身体不适,在原始森林中与拍摄对象同吃同住同劳动40余天,和他们成为了亲密伙伴,这很大程度上确保了纪录片的真实性。

 

1C1BD

于童洋团队在大兴安岭与采访对象在一起

段灵玲团队则针对遇到的难题及时与导师进行了沟通:“我们在八步沙的每一天,白天出去拍摄,晚上就和毛老师电话会议,谈拍摄进展,汇报思路。毛老师指导我们在采访沟通时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用心打动采访对象,同时,如若遇到不可抗的外部因素,还需及时调整拍摄计划,后期通过剪辑进行合理补救。”最终,根据导师的建议,采拍思路及时调整,问题迎刃而解。

图片      


“感谢学院成就了我们”

《守望•八步沙》采制期间,作为关注生态环境的大学生代表,段灵玲团队受邀参加了甘肃卫视“致敬红色地标 ”节目的直播报道,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10C7F

甘肃卫视“致敬红色地标”节目组采访八步沙团队


《迁徙》先导片也接连斩获第十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二等奖,2021英国生态设计奖银奖,第三届台湾国际大学生年度艺术奖铜奖,第三届香港当代设计奖铜奖等奖项。他们的视野和勇气获得了武汉新闻微博号的报道和点赞,并全片推荐。同时,采拍的素材也引起了央视农业频道《靓丽内蒙古》纪录片团队的关注,向同学们抛来了“橄榄枝”,后续他们将作为央视摄像助理在此纪录片中“榜上有名”。

 

13C25

《迁徙》获奖证书


 

37D9A

武汉新闻微博报道《迁徙》团队


想起交片的那一刻,段灵玲仍记忆犹新:“我意识到这算是真正地‘走出去了’,也是对自己大学四年专业学习的一个回顾和检验,让我很有成就感。通过我们的力量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防沙治沙事业,力量虽然微小但也很自豪。”


于童洋则感慨:“这次毕设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民族顽强的生命力以及他们内心深处对自然万物的崇敬。”他告诉记者,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了多少真情。每一个记录者记录下的每一段真实的影像,都是未来我们国家民族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图片      


“用正确的导向,专业的担当

去感召一代代新传学子”

优秀的作品自然少不了专业老师的倾力指导。

《迁徙》和《守望•八步沙》的指导老师传播学专业负责人毛蓉介绍,她在进行毕设指导时牢牢把握四个导向:一是价值优先导向,在选题上注重挖掘家国情怀的思政元素和媒体人的引领担当;二是劳动实践导向,提倡学生用脚步丈量国情,用作品把脉时代,用深情讴歌民族美善,践行“四力”,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三是专业能力导向,毕设作品质量对标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目标,创作各环节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精益求精,贯穿始终;四是社会影响力辐射导向,注重将文化自信,视野独到的优秀毕设作品通过行业交流和参赛等方式,引发主流媒体关注,助力提升学院的社会美誉度。


毕设改革三年以来,毛老师指导的《有梦想的孩子可以摘星星》《一念无名》《“疫”年之后》等微纪录片、新闻专题篇屡次在湖北大学生新闻传播教育创新实践技能竞赛中摘得奖项。


“我们很幸运,正逢学院毕业设计改革,学院给了我们践行梦想的机会,对我们来说这十分重要。”接受采访时段灵玲和童洋异口同声地说道。


据悉,这是武汉文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毕业设计改革的第三个年头,“相比之前,这次新闻传播系毕设作品的类别更加细化,主要分为长视频,短视频,公众号等融媒体作品,数据新闻,营销方案和音频这六大类,针对这六大板块,导师们均制定了科学的分类化评价标准,既全面考察又有所侧重,秉持着严谨负责的工作作风,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保质保量地完成毕设任务。” 在介绍毕业设计时新闻传播系系主任严璇老师这样描述。


接连斩获一系列大奖,国内省市级电视台连线报道,面对如此斐然的成绩,人文艺术学院教学副院长鄢婷老师说:“从去年开始,我们开始讲求毕业设计作品的社会效益KPI,从推进的结果来看,改革具有成效。”


谈及新闻传播系毕业设计改革的原因,人文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吴聪教授介绍到,之前的毕业论文大多为设定好的传统课题,学生的论文选题相对空洞、死板、单一,主观能动性受到一定的束缚,这也与我校提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针相悖。应用型本科人才相对于理论型人才,更注重培养实践动手能力,需要具备毕业后在相应的工作岗位上解决实际问题并开展技术创新的能力。我校为满足人才就业“一成才、一创新、一发展”的需要,也着重强调对学生学习、应用、动手和创新四大能力的养成,这也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为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响应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人文艺术学院在围绕“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上真抓狠干,通过“一人一案”“一课一改”“一师一方向”及多渠道、多类别的毕业设计综合改革,不断探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模式,真正实现了学生素质、专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大大促进了学院人才的就业率和用人单位及社会层面的好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