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4日下午2点,人文艺术学院新闻传播系2025级新生专业介绍会在5栋拉开帷幕。全体系部教师与全体新生共同参与,各专业分会场同步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讲与交流活动。
新闻传播类(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专业介绍会在5-121教室举行。传播教研室主任毛蓉老师首先为新生系统解读了传播学专业。 她从传播学的学科发展新趋势入手, 梳理了大学四年的课程规划及专业特色,清晰阐释了各学期课程设置与对应能力培养之间的逻辑, 帮助学生构建起明确的学习路径。 毛老师指出, 传播学专业紧跟智能媒体发展浪潮,致力于培养掌握AIGC内容生成、多模态信息传播、智能视听叙事等核心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课程体系在传统传播理论基础上, 强化了人工智能传播、 数据可视化、 智能影像制作等特色模块, 确保学生具备技术赋能下的专业竞争力。 结合往届学生的实习经历、 优秀毕业设计以及各类竞赛获奖案例, 毛老师生动展现了专业的培养成果与实践特色。她鼓励新生:“未来的荣誉,正等待你们亲手创造!”现场气氛活跃,同学们对传播学专业形成了更立体亲切的认知。

传播学教研室主任毛蓉作专业介绍
随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研室主任刘珍珍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她从学生熟悉的直播、短剧、短视频等网络内容切入,围绕“学什么、研究什么、未来做什么”三大核心问题展开讲解。刘老师指出,该专业聚焦数字内容创作与运营、新媒体数据分析、跨平台传播策划等核心能力,课程设置涵盖新媒体概论、数据新闻、人工智能短视频制作、新媒体运营等实用模块,致力于培养掌握“采、写、编、评、摄、播”全媒体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展示学生参与的乡村调研、抖音账号运营、直播策划等实践项目,同学们直观感受到了该专业的时代活力、应用广度与就业前景。两位老师的介绍不仅帮助新生了解了专业课程体系,也为明年进行的专业分流提供了有益参考。

网络与新媒体教研室主任刘珍珍作专业介绍
在205教室,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张国超老师从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与专业培养定位出发,结合产业总体规模、岗位需求和行业分布,为新生勾勒出清晰的产业全景图。他提出“横向融合艺术、设计与叙事,纵向贯通数学、编程、图形与人工智能”的能力模型,并详细阐释了“大一打基础、大二定方向、大三强实践、大四备就业”的四年成长路径,帮助学生树立专业信心,明确发展目标。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张国超作专业介绍
在210教室,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研室主任张依老师也为专科的同学们明确了该专业“记录时代、传播声音”的使命定位,她从通识课程、专业核心课到方向课程层层展开,为学生描绘出系统的“课程地图”。张老师强调,专业依托校企合作平台与融媒体实验室,构建了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致力于培养学生掌握从采访写作、摄影摄像到数据新闻与智能媒体传播的全流程技能。现场展示的学长学姐优秀作品与竞赛成果,进一步激发了新生的学习热情与专业认同。

新闻采编与制作教研室主任张依作专业介绍
在热烈而融洽的交流氛围中,新闻传播系2025级专业介绍会圆满落幕。本次活动不仅揭开了新生大学生活的序幕,更为他们指明了专业学习的路径与方向。愿2025级学子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在新征程上扬帆起航,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